本周,中型垃圾轉運站杏山子垃圾轉運站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試運行后正式啟用。隨著它的啟用,兩座小型垃圾轉運站——段莊、湖濱垃圾轉運站宣布退出歷史舞臺。它們的換位,不僅大大提高了周圍生活垃圾轉運的效率和質量,困擾周圍市民多年的問題也隨之解決。
杏山子轉運站日處理垃圾200噸
該轉運站占地7.15畝,地面建筑664平方米,非常寬敞。主建筑灰白色調,垃圾壓縮箱為綠色,整個院落顯得非常整潔。因為引進先進的垃圾除臭技術,現(xiàn)場幾乎聞不到異味。
“杏山子垃圾轉運站本周正式啟用,隨著它的啟用,段莊、湖濱兩座垃圾轉運站因需關閉。這兩座轉運站平日轉運的近百噸生活垃圾已改到此處轉運。另外,和平、永安辦事處轄區(qū)部分生活垃圾也來此處理轉運。”
據(jù)介紹,即便如此,杏山子垃圾轉運站目前日處理生活垃圾也只有120噸左右,還有很大空間可以利用,“它屬于中型垃圾轉運站,日轉運垃圾能力為200噸,服務半徑3-5公里,服務人群大約在12萬人左右。”
段莊、湖濱垃圾轉運站關閉
隨著杏山子垃圾轉運站的啟用,位于韓山路和淮海西路交叉路口東南角、并存的兩座小型垃圾轉運站——段莊、湖濱垃圾轉運站因需關閉。
“這兩座垃圾轉運站日轉運能力加起來不到杏山子垃圾轉運站的一半,關閉后,所有垃圾送至杏山子轉運站,雖然多了近3公里路,但因為大都采用電瓶車進行運輸,成本幾乎沒有增加。不僅如此,它們的關閉,還解決了困擾周圍居民多年的難題。”楊愛民介紹,因為周圍毗鄰大型居民區(qū)和公交修造廠等單位,行人、車輛尤其是公交車進出頻繁,韓山路寬度不到6米,再加上轉運站轉運效率低,垃圾車排隊等待轉運而占道嚴重,所以每天上午噪音擾民、氣味難聞以及交通路堵等三大問題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和工作。“這兩座垃圾轉運站關閉,所有問題都解決了。”
將建設三座大型垃圾轉運站
今后我市垃圾轉運發(fā)展方向是依據(jù)城市功能布局發(fā)展,興建中、大型轉運設施,完善前端收運體系的同時,進一步調整、規(guī)范、提高小型生活垃圾轉運設施的轉運效率和質量。
“大型垃圾轉運站日轉運生活垃圾在600噸以上,我市將建設三座,與之相配套的工作是,完善前端收運體系和小型垃圾轉運站的調整、改造。”
完善生活垃圾前端收運體系,開展生活垃圾直運,將減少二次污染。具體做法是在部分居民小區(qū)開展“垃圾桶+小型垃圾壓縮車”的垃圾直運模式,將垃圾直接運送到中型垃圾轉運站,減少小型轉運站二次轉運環(huán)節(jié),避免二次污染和二次轉運過程中擾民。
“今年我市購置了37臺壓縮車,60臺小型拉臂車,明年還將繼續(xù)。”
對于小型垃圾轉運站,我市將采取資源整合、合理配置的處理方式。“在中、大型垃圾轉運站覆蓋范圍之內,存在功能重疊的,以停、轉為主;反之,則保留并提檔升級,采用國內先進壓縮設備,提高效率,減少作業(yè)噪聲和作業(yè)污染,最大程度地減少擾民現(xiàn)象發(fā)生。”
編輯:劉永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