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標準編號:HG3669-2000 1 范圍 本標準規(guī)定了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的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以及標志、標簽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。 本標準適用于經食品添加劑碳酸鹽吸收二氧化氯氣體得到的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。該產品在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劑和食品加工助劑。該產品在使用時必須使用食品添加劑鹽酸進行活化。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,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。本標準出版時,所示版本均為有效。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,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 GB191-1990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/T 601-1988 化學試劑 滴定分析(容量分析)用標準溶液的制備 GB/T 602-1988 化學試劑 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制備(neq ISO 6353/I 1982) GB/T 603-1988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制劑及制品的制備(neq ISO 6353/I 1982) GB/T 4472-1984 化工產品密度、相對密度測定通則 GB/T 6678-1986 化工產品采樣總則 GB/T 6682-199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(guī)格和試驗方法(eqv ISO 3696 1987) GB/T 8450-1987 食品添加劑中砷的測定方法 GB/T 8451-1987 食品添加劑中重金屬限量試驗方法 GB/T 9724-1988 化學試劑 pH值測定通則 3 要求 3.1 外觀無色或微黃色透明液體,無懸浮物。 3.2 食品添加劑 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應符合表1要求 表1 要求 | 項 目 | 指 標 | | 有效二氧化氯(ClO2)含量,% ≥ | 2.0 | | 密度(20℃),g/cm3 | 1.020~1.060 | | pH | 8.2~9.2 | | 砷(As)含量,% ≤ | 0.0002 | | 重金屬(以Pb計)含量,% ≤ | 0.001 | | 甲醇含量,g/100mL ≤ | 0.04 | 4 試驗方法 本標準所用試劑和水,在沒有注明其它要求時,均指分析純試劑和GB/T6682中規(guī)定的三級水。 試驗中所用標準滴定溶液、雜質標準溶液、制劑及制品,在沒有注明其它要求時,均按GB/T601、GB/T602、GB/T603之規(guī)定制備。 安全提示:本標準所用強酸堿均具有腐蝕性,使用者應小心操作,避免濺到皮膚上。如濺到皮膚上應立即用水清洗,嚴重者應立即治療。 4.1 鑒別實驗 4.1.1 鈉的鑒別 用鉑絲蘸取鹽酸溶液,在火焰上燃燒至無色,再蘸取少許試驗溶液在火焰上燃燒,火焰即呈鮮黃色。 4.1.2 碳酸鹽的鑒別 4.1.2.1 在試液中加入氯化鈣溶液(100g/L),產生白色沉淀。該沉淀溶于鹽酸中。 4.1.3 二氧化氯的鑒別 4.1.3.1 在試液中加鹽酸溶液(1+2)后可產生黃色氣體,而溶液呈黃色。 4.2 有效二氧化氯含量的測定 4.2.1 方法提要: 用鹽酸活化試樣,釋放出的有效二氧化氯用碘化鉀-硫酸溶液吸收,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。 4.2.2 試劑和材料 4.2.2.1 碘化鉀; 4.2.2.2 硫酸溶液:1+1; 4.2.2.3 鹽酸溶液:1+4; 4.2.2.4 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:c(Na2S2O3)約為0.1mol/L; 4.2.2.5 淀粉指示液:10g/L,使用期為兩周。 4.2.3 儀器、設備 4.2.3.1 最大有效二氧化氯測定裝置如圖。 ![最大有效二氧化氯測定裝置]() 4.2.4 分析步驟 按圖安裝好儀器。 稱取約2g試樣,精確至0.0002g,置于25mL燒瓶中。在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鹽酸溶液。 在三角瓶中加入4g碘化鉀,用100mL水溶解后,再加3mL硫酸溶液。在玻璃液封管中加水封。用導管連接燒瓶與三角瓶,保持密封。 將分液漏斗中的鹽酸溶液放入磨口燒瓶中,關閉旋塞。緩慢加熱燒瓶。產生的二氧化氯氣體通過導管在三角瓶中被吸收完全(導管中無黃綠色氣體為止)。拔掉三角瓶的導管,停止加熱。 將玻璃液封管中的水封溶液倒入三角瓶中,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三角瓶中的吸收液至淡黃色。加入1mL淀粉指示劑,繼續(xù)滴定至藍色消失。 空白試驗是用上述裝置除不加試樣外,加熱5min后進行滴定。 4.2.5 分析結果的表述 以質量百分數(shù)表示的有效二氧化氯含量(X1)按式(1)計算: X1 = [(V1-V0)·c×0.01349/m]×100= 1.349(V1-V0)·c/m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 式中:V1——滴定試驗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,mL; V0——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,mL; c——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實際濃度,mol/L; m——試料的質量,g; 0.01349——與1.00mL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[c (Na2S2O3)=1.000mol/L]相當?shù)囊钥吮硎镜亩趸鹊馁|量 4.2.6 允許差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,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.02%。 4.3 密度的測定 4.3.1 儀器、設備 同GB/T4472-1984中的2.3.3.2的規(guī)定。 4.3.2 分析步驟 同GB/T4472-1984中的2.3.3.3的規(guī)定 4.3.3 允許差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。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.003g/cm3。 4.4 pH值的測定 4.4.1 儀器、設備 同GB/T9724-1988第5章。 4.4.2 分析步驟 將試樣倒入燒杯中,以下按GB/T9724-1988第6章測定。 4.4.3 允許差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,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值不大于0.2pH單位。 4.5 砷含量的測定 稱取(1.00±0.01)g試樣,加10mL鹽酸溶液(1+3),作為試驗溶液。 用移液管移取2.0mL砷標準溶液(1mL溶液含有1m gAs)作為標準,以下按GB/T8450的砷斑法進行測定。 4.6 重金屬含量的測定 稱?。?.00±0.01)g試樣,置于100mL燒杯中,加入8 mL鹽酸溶液(1+3)溶解,置于電爐上煮沸至近干,冷卻后,加1滴酚酞指示液,用氨水溶液中和至試液呈粉紅色,移入50 mL比色管中。 用移液管移取1 mL鉛標準溶液 (1 mL溶液含有10m gPb)作為標準,以下按GB/T 8451-1987第6章進行測定。 4.7 甲醇含量的測定 4.7.1 方法提要 甲醇經氧化成甲醛后,與品紅亞硫酸作用生成藍紫色化合物,目視比色。 4.7.2 試劑和材料 4.7.2.1 高錳酸鉀—磷酸溶液: 稱取3g高錳酸鉀,加入15mL磷酸與70mL水的混合液中,溶解后加水至100mL。貯于棕色瓶內,保存時間不宜過長。 4.7.2.2 草酸—硫酸溶液: 稱取5g無水草酸或7g含2分子結晶水的草酸,用(1+1)硫酸溶解并稀釋至100mL。 4.7.2.3 品紅—亞硫酸溶液: 稱取0.1g堿性品紅研細后,分次加入共60mL80℃的水,邊加水研磨使其溶解,用滴管吸取上層溶液濾于100mL容量瓶中,冷卻后加10mL 100g/L亞硫酸鈉溶液、1mL鹽酸,再加水至刻度,充分混勻,放置過夜,如溶液有顏色,可加少量活性炭攪拌后過濾,貯于棕色瓶中,置暗處保存,溶液呈現(xiàn)紅色時應棄去重新配制。 4.7.2.4 甲醇標準溶液:1 mL相當于10 mg甲醇; 稱取1.000g甲醇,置于100 mL容量瓶中,加水稀釋至刻度,搖勻。 4.7.2.5 甲醇標準溶液:1 mL相當于1mg甲醇; 用移管移取10 mL甲醇標準溶液(4.7.2.4),置于100mL容量瓶中,加水稀釋至刻度,搖勻,此溶液現(xiàn)用現(xiàn)配。 4.7.3 分析步驟 稱取0.40mL甲醇標準溶液(4.7.2.5),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,另移取1.0mL試樣于另一比色管中,加水至5mL,分別各加入2mL高錳酸鉀—磷酸溶液,混勻,放置10min,各加入2mL草酸—硫酸溶液,混勻使之褪色,再加入5mL品紅—亞硫酸溶液,混勻,于20℃以上靜置30min,試樣所呈現(xiàn)顏色不得深于標準。 5 檢驗規(guī)則 5.1 本標準采用型式檢驗和出廠檢驗。 5.1.1 要求中的所有六項指標項目為型式檢驗項目。 5.1.2 有效二氧化氯含量、密度、pH值、砷含量、重金屬含量為出廠檢驗項目。 5.2 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每批產品不超過10t。 5.3 按GB/T 6678的規(guī)定確定采樣單元數(shù)。采樣時,將采樣玻璃管慢速插入至容器深度的2/3處采樣?! 〔傻玫臉悠坊靹?,總量不少于500mL。分裝于兩個清潔干燥的棕色瓶中,密封。瓶上粘貼標簽。注明:生產廠名、產品名稱、批號、采樣日期和采樣者姓名。一瓶作為實驗室樣品,另一瓶保存三個月,備查。 5.4 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應由生產廠的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部門按照本標準的規(guī)定進行檢驗。生產廠應保證每批出廠的產品都符合本標準的要求。 5.5 使用單位有權按照本標準的規(guī)定對所收到的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進行驗收,驗收應在貨到之日算起的20天內進行。 5.6 檢驗結果如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標準要求,應重新自兩倍量的包裝中采樣進行復檢,復檢結果即使用權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標準的要求時,則整批產品為不合格。 6 標志、標簽 6.1 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包裝容器上應有牢固清晰的標志,內容包括:生產廠名、廠址、產品名稱、商標、“食品添加劑”字樣、凈含量、批號或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生產許可證號、本標準編號及GB191中規(guī)定的“向上”標志和“怕熱”標志。 6.2 每批出廠的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都應附有質量證明書,內容包括:生產廠名、廠址、產品名稱、商標、“食品添加劑”字樣、凈含量、批號或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生產許可證號、產品質量符合本標準的證明和本標準編號。 7 包裝、運輸、貯存 7.1 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采用避光的食品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桶包裝。 7.2 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在運輸過程中不得與酸、還原性物質、有機物和有毒有害物品混運。 7.3 食品添加劑穩(wěn)定態(tài)二氧化氯溶液應貯存在陰涼干燥處,不得與酸、還原性物質、有機物和有毒有害物品混貯。 7.4 產品在符合本標準運輸和貯存的條件下,自生產之日起保質期為一年。逾期應重新檢驗是否符合本標準要求。 二氧化氯含量的測定 為滿足無條件測定有效二氧化氯含量的有關使用單位的要求,特制定二氧化氯含量的測定方法用此方法僅供參考,仲裁法為有效二氧化氯含量的測定。 A.1 方法提要 用丙二酸與其中的次氯酸根反應,消除其對二氧化氯含量測定的影響。穩(wěn)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性條件下釋放出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氯。二氧化氯氧化碘化鉀,使其釋放出碘,再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溶液滴定反應析出的碘。 A.2 試劑和材料 A.2.1 碘化鉀 A.2.2 硫酸溶液:1+1; A.2.3 丙二酸溶液:100g/L; A.2.4 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:c(Na2S2O3)約為0.1mol/L; A.2.5 淀粉指示液:5g/L,使用期為兩周。 A.3 分析步驟 稱取約2g試樣,精確至0.0002g,置于已預先加有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,加入3 mL丙二酸溶液,混勻,反應3min。加入2g碘化鉀、3mL硫酸溶液,混勻。于暗處放置10min。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,近終點時加入1 mL淀粉指示液,繼續(xù)滴定至藍色消失。 同時作空白試驗。 A.4 分析結果的表述 以質量百分數(shù)表示的主含量(以ClO2計)含量(X)按式(2)計算: X=[(V1-VO)·c×0.01349/m] ×100= [1.349·(V1-VO)·c]/m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 式中:V1——滴定試驗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,mL; VO——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,mL; c——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實際濃度,mol/L; m——試料的質量,g; 0.01349——與1.00mL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[c(Na2S2O3)=1.000mol/L]相當?shù)囊钥吮硎镜亩趸鹊馁|量。 A.5 允許差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,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.02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