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8-08-01 09:21
來源:中國固廢網
作者:洪翩翩
作為46個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之一,蘇州的”大分流、細分類”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推進過程中特色鮮明,成效明顯。作為蘇州市環(huán)衛(wèi)系統的一線管理工作者,蘇州市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管理處分類管理中心副主任、高級工程師干磊在2018年首屆環(huán)衛(wèi)一體化高峰論壇上,對蘇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經驗和思考,同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入分享。
干磊發(fā)言中
以下為干磊現場發(fā)言內容(根據現場速記整理,未經本人審閱)
作為環(huán)衛(wèi)行業(yè)的一線管理人員,我從一線管理者的角度來談談垃圾分類。我的分享主要包括三個方面,首先是蘇州在垃圾分類中的一些做法,其次是強制分類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,最后是關于垃圾分類的幾點思考。
蘇州市垃圾分類的經驗介紹
蘇州是46個強制垃圾分類城市之一,其出臺的強制分類實施方案中,實施范圍與國家層面保持一致。在實施目標方面,蘇州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,把餐廚與農貿市場有機垃圾也作為強制分類的內容之一,要求普遍推行餐廚與農貿市場有機垃圾的強制分類,建立完善的垃圾強制分類收運體系、處置體系和配套政策法規(guī)體系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%;餐廚垃圾集中處置率及農貿市場有機垃圾分類處理率達95%。在類別方面,蘇州在要求分出國家強制方案要求的有害垃圾的基礎上,把易腐垃圾也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,以此引申出目前蘇州市垃圾分類的模式——大分流和細分類。實際上大分流就是將餐廚,建筑,園林綠化、農貿市場垃圾等分流處理;細分類則是指跟市民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垃圾的分類以有害垃圾、可回收物,和其他垃圾為主,有條件的場所分出廚余垃圾,目前大多數沒有對廚余垃圾進行分類。
要想推進垃圾分類,首先要有相應的保障措施,包括:組織的保障、經費的保障,還有政策配套上的保障。
在管理的層面上來看,政策的保障必不可少。蘇州早在2012年已經開始垃圾分類各項政策的制定,現在應新時代要求做了《蘇州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實施方案》,頒布了《蘇州市區(qū)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專項規(guī)劃(2017-2020)》,對垃圾分類及治理設施建設的要求、標準,總體綱領加以明確和規(guī)劃,在較長的時間跨度內,保障政策的穩(wěn)定性,避免了“朝令夕改”之困。
在總體實施方案的統領下,蘇州市在標準和技術、推進和配套、考核和驗收三個方面均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政策提供保障。如《蘇州市單位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設備配置標準》、《蘇州市易腐垃圾分類技術要求》為學校、菜場等地垃圾分類投放提供了明確的標準,《蘇州市區(qū)機關、事業(yè)單位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》、《關于加快推進我市農貿市場垃圾強制分類工作的指導意見》、《蘇州市低值可回收物(廢玻璃)回收利用實施方案》、《關于加快推進我市易腐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意見》等系列指導意見相繼頒布,推進機關事業(yè)單位、農貿市場等各地將垃圾分類工作切實落地。此外,在考核方面,根據蘇州市實際情況,分門別類、因地制宜地制訂了一些考核驗收標準,如《蘇州市區(qū)生活垃圾分類及減量考核獎勵辦法》、《蘇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考核評價辦法》、《蘇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(qū)驗收辦法(暫行)》等。
在政策保障之下,蘇州市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:
首先在有害垃圾方面,2012年開始蘇州將有害垃圾進行分類,從2017年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有害垃圾當中主要成分是燈管,占比72%,其次就是電池,再次就是藥品,最后是其他,包括一些殺蟲劑等。而從數量來看,2017年燈管收集20余噸,電池10余噸,藥品約2噸,總計30噸左右,有害垃圾的單獨收集處理,對垃圾減量貢獻不大。而從2012-2017年的綜合統計數據來看,有害垃圾占幾乎是一個固定的數據。
在垃圾分類的小區(qū)里面,我們采用了可以分門別類收集有害垃圾的收集箱,取代了常用的垃圾桶,主要目的有二:第一是起宣傳作用,第二也可防止亂投放,所以2012年到現在,經實踐檢驗做得最成功就是有害垃圾的收集。
分類投放后,分類收集和運輸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也必不可少。蘇州市分類收運要求各個區(qū)配備分類車輛,在收集的時候也分門別類進行收集。在各個區(qū)進行收集后每個區(qū)設有一個歸集點,里面放不同類別垃圾的歸集箱,待收集到一定數量后,再進行集中運輸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有害垃圾中,過期藥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。考慮到如果投放到有害垃圾箱里,可能會招致不法的商販盜竊后流入市場,或兒童在小區(qū)內玩耍容易誤食。2016年食藥監(jiān)局和市容局聯合,開放100個過期藥品回收點(藥店、連鎖店,還有醫(yī)院的藥房),居民可以在回收點回收垃圾,收集到一定數量后,將由市級層面委托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。
第二是易腐垃圾。蘇州市的易腐垃圾包括(一)賓館、飯店、有食堂或有集中供餐的單位等產生的餐廚廢棄物(食物殘余);(二)農貿市場、農副產品批發(fā)市場等產生的容易降解、容易腐爛的有機垃圾。目前蘇州的餐廚垃圾設計處理能力為350噸/日,2009年到現在處于穩(wěn)定運行中,目前日處理量達400噸,實際上整個蘇州的量遠遠不止這些。為滿足處理需求,蘇州已規(guī)劃新建四座類似規(guī)模的餐廚垃圾處理廠。新建的餐廚垃圾處理場,將考慮廚余垃圾的處理,在具備末端處理條件后,蘇州可能會考慮把廚余分離出來,由“三分”變成“四分”。
編輯:程彩云
版權聲明: 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水網/中國固廢網/中國大氣網“的所有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圖表、音頻視頻等,版權均屬E20環(huán)境平臺所有,如有轉載,請注明來源和作者。E20環(huán)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。
8月29日,在“2025上海水業(yè)熱點...
企業(yè)二次發(fā)展是以科技投入為基礎的,任...
010-88480329